《中国文化的展望》简介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本书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图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冲突问题放到一个世界的架构里去思考,将视野扩及到全世界。书中所展露的锐见与洞识力是作者的学力与艰苦的思考的结晶,是一位专业的思想者,以他相当深厚的知识训练为基底,完成的一项具有独立的创建性价值的著作。
此次邀请到殷海光先生的弟子、著名哲学家陈鼓应先生授权收录殷海光先生晚年对中国文化的语录及其遗稿《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同时将收录陈鼓应先生的《殷海光先生所留下的》文章作为代序,帮助读者理解本书。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一颗硕果。而全书对中国文化脉络的追问,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自清末以降,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与传承脱节,并且与社会、家庭、经济来源脱节,与行动人物脱节,与权位脱节,最终成为了彻底的脱节人。从封闭中醒来的国人,转眼又沦陷于脱序(Anomie)的空虚之中,再也遍寻不到天朝大国的自信。失去了伦理目标,丧失了价值系统,带着不安全感转身西行的社会,百年来一直在找寻一种可以依靠的“信仰”。但西风压倒东风,“国学”不再,中国文化的自信也荡然无存了。
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步履艰辛。殷海光生于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也许燎原之火催生了先生的早慧,17岁时就出版长达40万字的译著《逻辑基本》,之后又受教育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避走台湾之后,他仍然在不停的呐喊,反抗专制、追求民主,致力于思想启蒙,是知识界的旗帜是青年学子的导师。
殷海光简介
殷海光:优秀的思想家,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也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的老师。他是继胡适之后最出色的台湾学者,殷海光是台湾 1950-1960 年代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在逻辑学、哲学与思想史等领域著述丰富,他对自由、民主等理念有深入的研究和倡导,其思想和著作对后来者产生了重要启发。在文化方面,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糟粕。他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让民众意识到不能盲目守旧,要以理性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为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他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和推崇,也拓宽了台湾民众的文化视野,激发了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文化的展望》简评
殷海光先生(1919—1969)是本世纪中国不可多得的自由主义斗士,风骨嶙峋的知识分子,一位充满着道德热情和道德勇气的理想主义者。他不畏强权,不避横逆,为弘扬五四精神和在中国实现自由、民主奋斗了一生,终因六十年代台湾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迫害,抑郁患癌,过早谢世。
算是梳理和展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集大成之作。先是分析了“文化”这一概念以及中国文化的特征;然后详细列举了近代以来从保守派到西化派的各种主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很全面的著作,值得收藏。
一位专业的思想家,首先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术训练,然后需要有自己设计的思想结构。其所需的智力、忍力和劳力,一点也不下于建立时代大厦的难度。 人文学科领域即是如此,学者做学问需要长期坐冷板凳,深入现实社会,想他人之不能,为常人所不为。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读懂中国」系列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