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乔厂长上任记》是蒋子龙创作的短篇小说,1979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7期。小说讲述了经历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电机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老干部乔光朴主动请缨收拾烂摊子,乔厂长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坚毅的英雄形象,应和了变革时代的人们渴望雷厉风行的“英雄”的社会心理,成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曾获得197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此后,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阶段,用文学为四个现代化“鼓与呼”成为文学工作者的使命。
小说不仅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末领导干部群体中的本质和主流,歌颂了生活中和工作中光明的一面,而且也敢于正视矛盾,暴露了领导干部层的某些阴暗面,展示了四化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阻碍和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作品一开头便引用了主人公乔光朴的发言记录:“时间和数字是冷酷无情的,像两条鞭子,悬在我们的背上”。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反映了国人对现代化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的急切心情。通过塑乔光朴、石敢、霍大道等改革者的形象,作品反映了文革之后积重难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难曲折。作品以冷峻的态度和火热的激情,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存在的问题、弊病,例如,党的人事安排有可能成为个人的私下活动,某些党的工作岗位在有的人眼里成了“肥缺”“美缺”,对领导干部没有奖惩制度或者奖惩制度形同虚设,以及机会主义、官僚主义、嫉贤妒能、玩弄权术等等。作品无情地剖析、鞭挞了像冀申那样投机者的丑恶灵魂。通过这一工作无能却升官有道的人物,作者揭示了国家建设中来自党的队伍内部的阻力及其恶劣后果。作品不仅展现了四化建设的紧迫和必然,而且将歌颂四化建设和揭露批判文革余毒结合起来
蒋子龙,河北沧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海军制图学校。1960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184部队制图组组长,天津重型机械厂车间主任,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作协主席,编审。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主席团委员及第五、六、七届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注》《人气》《空洞》,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以及《蒋子龙选集》(3卷)、《蒋子龙文集》(8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