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是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该书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亦是对20世纪的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建国后出版的两个版本均由人民出版社负责。该书在建国前即有大量出版,1944年于邯郸创建的晋察冀日报社出版首版《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共出版了五卷,编入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著作。1991年7月1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发行。
该合集除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还收录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等文章。
第一卷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谓“过分”的问题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一、国内的政治状况
二、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三、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四、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五、经济问题
六、军事根据地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割据地区的现势
军事问题
土地问题
政权问题
党的组织问题
革命性质问题
割据地区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关于极端民主化
关于非组织观点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〇年一月五日)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〇年五月)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反对本本主义
四、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五、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七、调查的技术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九三三年十月)
我们的经济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共和国
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第一章 如何研究战争
第一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第二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第四节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一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第四章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战略防御
第一节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第二节 反“围剿”的准备
第三节 战略退却
第四节 战略反攻
第五节 反攻开始问题
第六节 集中兵力问题
第七节 运动战
第八节 速决战
第九节 歼灭战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
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我们的领导责任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和平问题
民主问题
革命前途问题
干部问题
党内民主问题
大会的团结和全党的团结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两种宇宙观
二、矛盾的普遍性
三、矛盾的特殊性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结论
第二卷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〇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〇年二月一日)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〇年二月一日)
《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〇年二月七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〇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〇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〇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〇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〇年五月四日)
团结到底(一九四〇年七月五日)
论政策(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第三卷
抗日战争时期(下)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改造我们的学习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质问国民党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组织起来
学习和时局
为人民服务
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
两个中国之命运
论联合政府
愚公移山
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
赫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
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
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第四卷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蒋介石在挑动内战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
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关于重庆谈判
国民党进攻的真相
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
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美国“调解”真相和中国内战前途
三个月总结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
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关于工商业政策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关于情况的通报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
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关于健全党委制
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
关于淮海战役的的作战方针
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将革命进行到底
评战犯求和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
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
中共发言人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
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
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⑴发表的声明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别了,司徒雷登
“友谊”,还是侵略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第五卷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1]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征询对待富农策略问题的意见(一九五〇年三月十二日)
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一九五〇年六月六日)
不要四面出击(一九五〇年六月六日)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三日)
你们是全民族的模范人物(一九五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〇年十月八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九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八日)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党的群众路线(一九五一年五月)
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一九五二年三月)
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元旦祝词(一九五二年一月一日)
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一九五二年四月六日)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一九五二年六月六日)
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
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
批判大汉族主义(一九五三年三月十六日)
解决“五多”问题(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对刘少奇、杨尚昆破坏纪律以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的批评(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九日)
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五日)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九五三年七月九日)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九五三年八月)
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二日)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一九五三年九月七日)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十八日)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一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六日)
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五年三月)
驳“舆论一律”(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序言和按语(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月)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一九五五年九月七日)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一日)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
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九五六年三月)
论十大关系(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四日)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一九五六年八月三十日)
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九五七年三月)
事情正在起变化(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
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九五七年七月一日)
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一九五七年七月九日)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九五七年七月)
做革命的促进派(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
坚定的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三日)
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