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茅盾自己讲这篇小说是不仅谈到了妇女解放,还谈到了整个社会的解放。我其实很不想把主题托到这么宏大,只想把它当做一篇简单的爱情故事来看。但不得不说,这篇小说,在当下,在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自己的现实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男权社会,讲究男尊女卑,夫为妻纲。步入现代社会之后,大家提倡男女平等,但男权思想仍旧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也包括我。
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自认还算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是独生男孩,但没有受到过一点点男女有别,歧视女性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能是父母保护得好,让我生活在一个真空无菌环境中。直到上初中,我才从别的同学处,听到一些类似他们家里姐姐妹妹不让上学,或者家里想要男孩但是一直生女孩,所以他出生后有五六个姐姐这种让当时的我三观尽毁的消息。我还记得我当时回家之后说给父母听并为那些女孩子义愤填膺的情形。所以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我之前一直对自己挺自信的。
转变在成年之后。我开始有机会和时间大量接触女性这种生物并与其中的一些人建立情感关系。当然有快乐的时光,但更多的是两个人之间不同步所造成的困扰。在自省时,我发现自己变得缺乏安全感和控制欲越来越强。之前内心遵循的那些两个人依恋又互相尊重,亲密又不失独立的想法通通抛在脑后,女方不能再是一个独立有自己思想的个体,而要做圈养在我的世界中,时刻信仰我,崇拜我,只为我而存在的,一只玩偶,或者宠物。发现这一点让我感到可怕,如果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在面对爱情时,都摆脱不了传统意识的潜移默化和兽性本能,那对整个社会而言,要做到一直进步着实很难。
《创造》中的君实让我想到自己,我也创造过自己的娴娴。让她从一个腼腆害羞怕生人的姑娘变得大方开朗善交际,但是对方的越来越优秀让我品尝到失控感,以及对此无能为力而引发的愤怒。好比我坐火车去一个目的地,可惜到站之后车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当然有解决办法,就是我改变自己,去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对方,尊重她的成长变化,以及在有必要的时候,大方不拧巴地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