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麦罗斯》简介
《奥麦罗斯》是一部现代人的史诗巨构,对沃尔科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全诗共七卷八千余行,以圣卢西亚黑人渔民赫克托和阿喀琉争夺美丽的女仆海伦为主要线索,通过一群生活在圣卢西亚的当代人物以及众多来自现实、梦中、历史、经典 的人物,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奥德修斯漫游记。诗人以加勒比海为轴,纵贯美洲、非洲和欧洲,以当代为坐标,上下五百年,在空间和历史中自由穿梭,把殖民历史、个人记忆、希腊神话、现实政治、加勒比海地区的生活经验交织为一体,用多元声音和多重线索的后现代手法,在魔幻色彩、厚重历史和后殖民语境之间形成了广阔的诗意空间,是一个蒙太奇一般眩目的文本。《奥麦罗斯》涉及真实的历史,也是内在流亡者的痛苦所塑造的心灵史诗,它更让我们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关乎我们自身。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在目光的敏锐方面,这位诗人很像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除了让目光停留在一株“用它自己的露珠链在一起”的植物上,或停留在一个物体上之外,他完成了任何博物学家都未做到的事情——他赋予它们以生命。诚然,这个国度需要它,决不亚于为了生存在那里的诗人。沃尔科特的诗歌已超越了自我置疑、自我探索、自我诊治的阶段而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资源。他不是鼓动家。他所能鼓动起来的是宽宏大量和勇气。我相信他会赞同霍普金斯的观点:感情,尤其是爱,是诗歌的伟大的动力和源泉。
德里克·沃尔科特简介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2017)诗人、剧作家、画家。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先后就读于圣玛利大学和西印度的牙买加大学,后来在波士顿大学教授文学。代表作有史诗《奥麦罗斯》、短诗集《白鹭》、散文集《黄昏的诉说》等,是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麦克阿瑟奖、艾略特诗歌奖等的获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政治、民俗和风景。1992年,他因作品“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被布罗茨基等誉为“加勒比地区最伟大的诗人”“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奥麦罗斯》简评
在失落时代写作史诗是令人怀疑的,沃尔科特不需要卡蒙斯那种试图光复民族的抱负或为大航海时代高唱挽歌的野心,他于诗行蹁跹的跫音里唤醒的是封印在历史厚重阴影下的时间之灵,在浪潮般层叠绵延的三行诗句中实践一种以古意碰撞现代、将传统目光注入日常的返祖活动,在殖民者的视角下频繁运用谐音、双关、错别字等几乎是后现代的伎俩急遽收窄史诗无上的荣光,而诗人更是亲自降落在文本内部自反写诗之可能性,于是崇高突降、时空融叠、记忆回响、奇观复现、日常得救,那些失却的“称呼雨水的减弱音,称呼太阳的敞亮音,称呼河流的名词嘶音”,在诗人的呼唤中徒步五百年迢遥而至,“奥”是海螺吹响、“麦”是母亲大海而“罗斯”是白骨和粉碎的白浪,沃尔科特反复咀嚼这些诗意的音响,构筑了一座犹在回荡雨声的房子。
感觉看沃尔科特挺累的,尽管词语中有着加勒比海的明艳。
推进方式和掌控能力是真的好,看下来很流畅不觉得厌倦(前提是不处于上头状态emmm)。还是那个熟悉的沃尔科特,语言沉静而带有大海的光泽与气味,打车、毛德之死和游客的段落都有很真实的生活气息。“她能用鱼线钓住星星,让海豚疲于奔命”也让人想到刚果一条小溪那个比喻。翻译的质量目测不错。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