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原来“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前条件”,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经验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解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同时,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调配不同时候的收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怎样让每个居民从增加的人力资本感到“富有”呢?那就得通过金融创新来帮助老百姓把人力资本“兑现”、把他们未来的收入流进一步“证券化”。
资源目录
自序
历史与财富
资本全球化的奇迹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数”说“改革开放”年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制度与财富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农业发展的极限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贸易保护主义会把中国带回哪里?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产权与财富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国营,还是“还产于民”?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进平衡发展吗?——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房产市场调控的是与非开放与财富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跨国”?
中国企业如何跨国投资?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致谢
资源信息
资源名称: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作者:陈志武
资源格式:epub+mobi
资源大小:3.02MB
存储方式:阿里云网盘
收藏网站:【竹西佳处】https://zhuxi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