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如斯》简介
书中文章多写于20世纪70-80年代,内容包罗万象:巷弄里的咖啡馆、与诗人聂鲁达的交往、对一朵花的凝视等。创作于捷克政治高压时期,塞弗尔特以书写美好对抗现实压抑,表达“在苦难中发现美的韧性”。语言质朴温暖,如写与友人共享的“一杯加了蜂蜜的热茶,雾气模糊了眼镜片”,细节中见真情。
特别突出点是“微小事物的神性”。塞弗尔特擅长从日常琐碎中提炼诗意,如描写窗台上的仙人掌“在寒冬里冒出嫩芽,像对春天的倔强承诺”,用平凡意象传递生命力量。对布拉格四季的描写,不仅是风景记录,更是对故乡深沉的爱,让城市成为有温度的生命体。
该书出版后在捷克引起共鸣,成为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精神寄托。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书评称其“用文字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网,网住了生活中易逝的美好”。在文学界,它被视为“抒情散文的典范”,展现了散文“以小见大”的独特魅力。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简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作家,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布拉格工人家庭,早年做过印刷学徒,后投身文学,参与创办文学刊物。
写作关注故乡风情、爱情与人性光辉,风格清新自然,充满民间气息。诗歌《泪城》以布拉格为背景,用细腻笔触描绘城市的忧伤与坚韧;散文如《阿凯,我的童年时光》,以童真视角回望过往。
被誉为“捷克文学的良心”,颁奖词称其“诗歌富有独创性,展现了人的不屈精神”。代表作还有诗集《世界美如斯》、自传《太阳底下的位置》等,作品被视为捷克文化的重要符号,米兰・昆德拉曾称“他的文字里有整个布拉格的灵魂”。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作品集」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