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千里江山图》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他们是父亲,是爱人,是兄弟,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时刻,一个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先锋,曾是孙甘露特有的标签,也是那一代作家在八十年代的浪潮中不断叫嚣、挑战的武器。事到如今,他们依旧被冠以“先锋作家”的称号,但整个阵营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有的回归传统写作轨道,也有仍在坚持的。
孙甘露在《千里江山图》里,一改奇幻、瑰丽和试验的先锋色彩,以历史写实的方式讲述一段暴风雨来临的故事。
小说的结构,就如同书名《千里江山图》一样,孕育了另一种美学意义。人名、地名、事件、物件、行为成为了篇章的组成部分,并用一种散文、短句的方式缓和了紧张的敌我冲突。这种缓和在整个小说叙事中也处处有呈现,那些熟悉的街道,上海的街坊,广州的茶楼,小船、弄堂、报刊亭……一种生活中的慢与松弛,与短短数月、你死我活的争斗故事带来的情绪上的紧张感,形成呼应。
孙甘露,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总策划。著有《信使之函》《访问梦境》《呼吸》等,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种译文,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他的写作和文学活动,都构成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