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的女人》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以《逐爱的女人》一举成名。在作品中,耶利内克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尖锐透明得几乎冷酷的文字讲述了两个女工的故事:布丽吉特和宝拉如何追逐着各自的婚姻目标。
女人,追逐爱情,就像行者追逐远方的目标一样无可厚非。可是,《逐爱的女人》中的爱情似乎变了味道,背离了爱情的本身的意义,沾染了爱情以外的许多的东西。耶利内克用她看似玩世不恭、冷淡的语调叙述的是高度符号化的日常故事,以尖刻的笔触将生活温情的假面毫不留情地戳穿!
该书特别突出点在于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探讨与人物塑造的丰满立体。耶利内克没有将爱情简单化,而是展现了爱情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凯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现实中却遭遇种种挫折,反映出理想爱情与现实的差距;朱利安在不同女性之间摇摆不定,体现了人性中对情感的贪婪与迷茫。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小说深入探讨了爱情与道德、欲望与责任的关系,引发读者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在人物塑造方面,耶利内克赋予每个角色鲜明的个性与复杂的心理。例如,玛丽表面强势,内心却充满孤独与恐惧;利奥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对爱情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些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感世界中,感同身受。
在文学界,《逐爱的女人》备受好评,被视为耶利内克的代表作之一。评论家称赞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对爱情主题的独特诠释,认为它展现了耶利内克卓越的文学才华。该书入围多个重要文学奖项,在英国及国际上都获得广泛关注。在社会层面,它引发了读者对爱情与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许多人从书中人物的经历中反思自己的情感生活,对当时的社会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让更多读者领略到默多克文学作品的魅力。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简介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1946—),奥地利诗人、剧作家、小说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奥地利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作家。她自幼学习多种乐器,大学时攻读音乐、艺术史和戏剧等专业,21岁时凭借诗集《丽莎的影子》在文坛崭露头角。她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女权主义和社会批判色彩,饱受争议;写作风格灵活多变,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有戏剧场景和电影叙事的特点。
耶利内克是当代中欧的重要作家之一,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还获得过格奥尔格•毕希纳奖(1998)、米尔海姆戏剧家奖(2002,2004)和弗兰茨•卡夫卡奖(2004)等诸多重要奖项。她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有小说《钢琴教师》《逐爱的女人》《米夏埃尔》等。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作品集」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