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为利》简介
《以利为利》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从财政的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的具体案例为基础,对改革开放后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权力变化和经济发展模型进行反思。
改革开放前,放权和集权下,地方的物资配置权和管理权并不独立,资源依然是国家垄断,当放下管理权时,其他的地方会更为收紧,条条为主。财政包干期间,地方和中央为分权,地方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体,以块块为主,但中央的财权和事权的缩小导致了对地方失控;分税制改革为加强中央权力,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进行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税制改革也影响着乡镇企业的兴衰,国有企业改革。此后相伴的农业税的改革对乡政府的架构带来了冲击。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为扩大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带来了土地金融的发展.
周飞舟简介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等书,并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以利为利》简评
本应该是中规中矩的一本书。但如今有些中规中矩的事情能做成,都值得加一星。也许我们看完之后觉得有些事情本应是常识,但不知何时开始,保有常识能力却越来越难得。
引用温总理的话吧,我觉得可以很好总结看完本书后的感想:“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本书的独创性在于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空壳化和政权“悬浮”状态的论述。另外,对于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集权没有明显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探析过程中,本书在《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提出的政治晋升竞争因素外,认为农村提留统筹、建筑业过热带来的巨额营业税和土地转让收入同样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推动。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读懂中国」系列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