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简介
《中国货币史》,于1943年开始撰写,初稿十几万字,作者经过数十年的修改和补充,1965年出版时,全书已近77万字。是一部真正钱币学巨著。更是中国国货币史与钱币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划时代著作。 本书从上古时代使用的贝币写起,以近代银元、纸币为结点,清晰、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自有交换、买卖以来,钱币变更的历史,其中也大量提及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历史。 作者学识渊博,引用广泛,对古今中外的相关书籍进行了详细的借鉴与研究,还配备了相关的钱币实物图像,更简单直观的展示出中国钱币从古至今的变化与发展。
彭信威简介
彭信威(1907-1967),江西安福人。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曾任上海经济调查所副主任兼《社会经济》月刊总编辑、国防最高委员会设计专家。曾以驻美特派记者身份参加第一届联合国大会。通晓英、俄、日、法、德等多国语言,对英语尤为擅长。解放后任教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主要著作有《中国货币史》《战后世界金融》《银行学》《各国预算制度》等。
《中国货币史》简评
非常详尽的介绍了截止清代的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化的历史。 本质上由于认知的局限,古人对货币如何制作,发行,回收一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再叠加天灾人祸的冲击,导致币值灰常不稳定,导致人民群众生活的剥削又多一层
在当代中国,任何金融货币史的爱好者或研究者,都离不开一个人和一本书,那就是彭信威和他的《中国货币史》。德国汉学家傅汉斯对彭信威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货币史》是一部研究中国钱币学和货币史的入门必读和工具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彭信威对中国源远流长的钱币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也首次提出了“中国钱币学”这一概念,他作为中国钱币学的开山鼻祖,当之无愧。
算是经典著作了,我感觉这版还不错,知识挺足的,当时还记了挺多笔记呢,学到了不少。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读懂中国」系列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