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玫瑰》简介
虽是介绍外国诗人的一本集子,却不亚于北岛自己的任何一本诗集。本书中不少片断是在路上写成的。从委内瑞拉山区的小旅店到马其顿湖边的酒吧,从柏林出发的夜行火车到等候转机的芝加哥机场。正是这种跨国旅行,与诗人写作中的越界有对应关系,使作者获得某些更深层的体验。为了这种体验,作者有时会专程前往某地,比如德国的马堡。在那里,由于失恋,帕斯捷尔纳克告别哲学转向诗歌,写下他早期的重要诗作《马堡》。只有在马堡街头行走,似乎才得其要领,因为这就是首行走的诗,一切都在行走中复活了。
《时间的玫瑰》由围绕九个诗人开展的讲座展开,涉及诗人生平、翻译等等。其中,我以为写的最精彩的要算保罗·策兰(Paul Celan)和俄罗斯诗人。而作者对策兰的翻译也尤其精彩。这也难怪。大诗人就是离生命本源最近的人,而生命的本源,没有人能够否认其中之重就是死。保罗·策兰半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目睹亲人的陆续死去。一曲《死亡赋格》足以千古。
北岛简介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 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 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 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 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 《北岛诗选》、《北岛顾城 诗选》等。
《时间的玫瑰》简评
不得不承认,我的能力不足以理解很多当代诗歌,尤其是保罗·策兰这种词汇精炼,又极重直觉的作品。好在可以通过读北岛的文字,窥望到以诗人的眼光会以何种方式进行解读。此外关于诗歌翻译,难得他如此敢于有话直说,估计这种方式也会得罪很多人吧。但大陆目前的诗歌翻译的确太乱,读过这本书后,甚至更绝望了。
也许中国现代诗歌的语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北岛影响了吧……于是,在比较一首诗的不同译本是,的确是觉得北岛翻译的那几个,读起来比较美啊。
诗歌阅读指南吧。追溯诗人的人生轨迹,出身、交友、教育、爱情、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死亡等,“知人论世”的方式,穿插对诗歌翻译和内容的解读。北岛的翻译有一以贯之的北岛的气息。比如,特朗斯特罗默的诗,李笠译自瑞典文,北岛从英译本转译,两人的译文明显体现了源语言的风格的差异。北岛应该几乎全部转译自英译本,所以,以不同语言创作的诗歌的语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被消抹了。总体而言,北岛的解读方式给了我启发。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