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论“文学是人学”》是钱谷融的文学理论随笔,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及其与人类社会、人性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认为文学的根本任务是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文学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它也是对人类存在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上,钱谷融的这一理论提出于中国文学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正值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觉醒。钱谷融通过这一论述,对文学的定义进行再思考,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打破了传统文人对文学的狭隘理解。钱谷融的语言风格一贯冷峻、犀利,批判性强。文章语言精准、深刻,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剖析社会现实与人类心灵。钱谷融通过对文学的深刻阐释,表达了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表现形式,它既是情感的宣泄,也是社会问题的映射。
《论“文学是人学”》被认为是钱谷融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钱谷融的文学理论推动了现代文学对人性、社会及历史的多维度反思,并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钱谷融(1919年9月28日—2017年9月28日),原名钱国荣,江苏武进(今常州武进区)人。现当代文艺理论家。长期从事文学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散淡人生》、《〈雷雨〉人物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