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雄辩术原理》全书共12卷,主要探讨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理论问题。上述各卷系统总结了作者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罗马教育当时存在的各种弊端,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雄辩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设想,尤为详尽地阐明了有关教学的理论。
《雄辩术原理》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即雄辩家)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在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为重要。
其中第1、2、3、12等卷,系统论述了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集中反映了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色。第l卷包括前言和正文(共12章),主要分析雄辩家教育的目的、形式、过程、内容和方法。第2卷21章,系统探讨了雄辩术的性质和目的,着重论述雄辩术教学的基本方法。第3卷讨论雄辩术的起源、组成部分和规则。第12卷包括前言和正文11章,主要阐述理想的雄辩家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以及道德教育的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各部分。
昆提利安的语言简洁明快,逻辑性强,内容涵盖修辞学的各个方面。他强调演讲的道德性和修辞艺术的审美功能,使得该书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演讲者的首要品质是德行。”这句话强调了昆提利安对演讲的道德要求,认为演讲不仅是表达技巧,更是人格的展示。
《雄辩术原理》在西方修辞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历代演讲者、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指南。它的结构性和系统性被后世学者广泛推崇,对教育学、修辞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昆提利安(约公元35-100年)是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教育家,作为修辞学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对后世演讲学和教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