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通过描绘上海的历史与文化,讲述了一个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人生故事。小说以主人公王琦的视角,展现了从旧上海到现代社会的演变,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作品对上海的独特描绘与女性命运的深刻探讨,使其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反思。特别是在面对社会变迁时,主人公的选择与成长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脆弱。
王安忆的文字优雅且细腻,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与心理刻画,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长恨歌》被认为是王安忆的代表作,广受好评,许多人认为它成功地捕捉了上海的文化精髓与女性的独特视角。该书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并被视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