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与传说》简介
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史诗与传说作为独特文学形式,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与文化基因。本书由查尔斯・艾略特选编,收录来自不同地区与文化的经典之作。《贝奥武夫》源于古英语文学,讲述英雄贝奥武夫勇斗怪物格兰戴尔及其母亲,晚年又与火龙战斗的故事,展现日耳曼民族的勇敢、忠诚与荣耀,其语言古朴庄重,充满对英雄壮举的赞美。《罗兰之歌》诞生于法国,围绕骑士罗兰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歌颂骑士精神与对国家的忠诚,以激昂诗句描绘战争场面与人物情感,生动呈现中世纪法国社会的军事、宗教等方面状况。《鞑德嘎旅店的毁灭》是爱尔兰史诗,通过旅店中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战斗,还原爱尔兰中世纪独特社会风貌与部落关系,语言风格富有地域特色,对场景与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沃尔松和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英雄史诗,涉及家族恩怨、权力争夺、爱情悲剧等复杂情节,反映当时社会对财富、权力的追求与人性挣扎。
该书特别突出点在于其文化多元性与对人类精神共性的呈现。文化多元性体现在,不同史诗来自欧洲各地,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到南欧的法国,从西欧的英国到中欧的德国,每个地区史诗都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如北欧史诗中对自然环境、神秘力量的描写,反映北欧人对自然敬畏与对超自然现象想象;法国史诗中骑士制度、宫廷文化元素,展现中世纪法国社会阶层与文化风尚。在人类精神共性方面,尽管故事背景不同,但都传达勇敢、忠诚、正义等核心价值观。贝奥武夫为保护人民挺身而出,罗兰坚守阵地直至牺牲,他们身上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跨越时空与文化界限,引发读者共鸣。
从成就来看,《史诗与传说》是研究世界古代文学、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文学界视其为经典选集,众多学者从这些史诗中挖掘文学发展脉络、语言演变轨迹。例如,《贝奥武夫》在古英语文学研究中地位举足轻重,为语言学家研究古英语语法、词汇提供珍贵样本。在历史研究领域,史诗反映当时社会政治、军事、宗教等多方面状况,如《罗兰之歌》有助于了解中世纪法国的战争形态、封建制度。在社会反响方面,这些史诗故事深受大众喜爱,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如电影、戏剧、动漫等,进一步传播其蕴含的文化与精神,激发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兴趣与热爱,成为连接现代人与古代世界的桥梁。
查尔斯・艾略特简介
查尔斯・艾略特于1834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个富裕家庭。1853年从哈佛学院毕业,随后留校,起初在数学和化学领域教学。1863-1865年,他前往欧洲考察教育体系,深入了解各国教育模式,为日后教育理念形成奠定基础。1869年,凭借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关于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文章,艾略特获得哈佛管理层关注,当选为哈佛大学校长,开启长达40年任期。任职期间,他推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大力推广选修课制度,提升入学标准,将哈佛从一所地区性学院转变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他还积极拓展学校设施,吸引大量捐赠,使哈佛成为当时资金最雄厚的私立大学之一。除教育改革成就外,艾略特主编《哈佛百年经典》系列丛书,旨在为大众提供系统人文教育,涵盖西方经典文学、哲学、科学等领域,对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在教育界与文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尊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的关键人物。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哈佛百年经典」系列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