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雷声》简介
Gangacharan是村里新来的婆罗门(印度僧侣)。在村里,他承担了多种职责。包括教书,组织宗教事务,预防流行病等等。在1943年的印度,时局动荡,战争频仍。乡村上方经常有飞机呼叫盘旋,发出战争的信号。此时,饥荒开始侵袭村民,食物的极度希缺对于已经被战争搅得人心惶惶的村民来说,简直是一次灾难性的生存难关。Gangacharan决定运用他的僧侣身份和特权为村民们争取利益,躲过饥荒。同时,Ganga…
影片以二战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印度孟加拉地区一农村在1943年大饥荒时期发生的故事,展现了新旧时代交替下,印度农村的真实境况。1943年印度与孟加拉国未分离前在孟加拉发生的饥荒。一个村子中,男主角是有身份地位的婆罗门僧,受到村民们的尊敬,还经常收到村民们给的礼物。但是席卷孟加拉的饥荒很快波及村子,男主角一家也开始缺粮。尽管如此,男主角老婆还是招待了一个流浪好几天且没有吃饭的老人。第二天,男主角去买米,发现粮商那里出现骚乱——人们疯狂抢夺粮食,他想要制止却被打翻在地。失落的男主角回到家中,当晚他和老婆只好饿肚子。接下来的几天男主角依然买不到米,即使以前尊敬他的粮商也说没有米。没有办法,男主角只好长途跋涉去外地买米。可是外地人根本不卖米,只让他吃饱再走。同时,男主角老婆与其他女人一起挖芋头,在回家途中遭遇强奸。随后,男主角回到家中,带回了一些好心人送的米。几天后,男主角老婆的朋友来告别,原来她为了吃饭与一个面容丑陋的人用身体做了交易,并且要与他去城市生活。最后男主角老婆的朋友出现在她家门前,在男主角老婆取东西时被活生生饿死了,而且夫妇两人看到很多人在向他们走来。
这是一部典型的“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电影。因此本片只是讲述一个饥荒中的故事并反映一下现实,就像我标题的题目一样:为五斗米折腰!知识分子也好,得道的高僧也好,受人尊敬的老师也好,当这一切遇到生存问题时,都变得微不足道了,这就是电影表现的主题。同时,电影也记录了一番四十年代孟加拉农村的生活现状,让我们这些不了解印度与孟加拉的人增长了一些阅历。至于片中的饥荒嘛,不甚稀奇,“饿死几个人”在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了。
《遥远的雷声》简评
孟加拉大饥荒。印度农村。种姓制度在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瓦解和新解释。无知未受教育而善良的女性、把婆罗门当成一种职业而又有优越感的男主。
非常漂亮的比喻,“遥远的雷声”即是远处的飞机的驶过,村民们当作了雷声,也是战争虽在远方,却也是带来了粮食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饥饿,宏大的历史事件“1943孟加拉大饥荒”除了结尾的几个字以外,全片都是以小拍大,从头到尾就是聚集在一个村庄,也是一队夫妻,另一方面也是雷伊很多作品反映的主题——印度种姓制度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没落与瓦解,只不过同样温和的方式,妻子身体力行积极的面对饥荒,感染了知识分子式的冷漠的丈夫。 几乎直白的展示,乡村的饥饿、贫穷,妙的是穿插于其中的几处闲笔——松鼠、蝴蝶等,让残忍悲苦之外平添了(天行健)大自然永恒的运转……
雷伊让印度清新淳朴的乡村风致与战争带来的饥荒、失智、堕落形成对比,鸟鸣兽吟、日升月落里,逐步把人生美好一步步切割和侵蚀。战争迫近,雷声滚滚,文明、礼仪、尊重丧生在饥饿的獠牙下,展开生命中深入细致的疼痛。
友情提示
该片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获奖电影之一,本站已收录该片单合集资源及单片资源,欢迎点击「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合集」站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