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简介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之作,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这本书基于费孝通对江苏江村的田野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结构,揭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以及乡村的经济关系。
创作背景方面,费孝通作为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前往江村进行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农村的经济生活。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中国乡村经济的运作方式,也为后来的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本书的特别突出点在于,它通过对一个普通乡村的细致研究,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关系的深刻逻辑。费孝通通过具体的数据与案例分析,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社会学理论,揭示了传统社会中的家庭结构、权力运作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江村经济》简评
费孝通在本书中展示了他对中国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敏锐的观察力,他通过对江村的细致描写,提出了社会学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揭示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与人际互动。语言上,费孝通的写作朴实无华,深刻且具启发性。全书的叙述风格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他不仅关注经济问题,还关注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
《江村经济》出版后,不仅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也被国际社会学界广泛认可。这本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深入的分析,为社会学学科的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费孝通的贡献在于,他不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社会学案例,也让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成为学术讨论的重要主题。
友情提示
本书收录在本站发布的「读懂中国」系列书单中,点击相应书单名,站内了解合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