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介绍
本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时期,故事双方是美国的南北方的各州。一队士兵正在绞死一位南方农民,因为他试图阻止北方士兵穿越枭河桥的军事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被囚禁的农民幻想着自己已经逃走了。而这个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这个被囚禁的人死前的幻想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灵冲击,这种浪漫美丽和悲剧的交集以及意识流的风格,流露出一种非常精确的人类死亡心理。非常矛盾,那么美丽和带着盼望,又是多么现实,愤愤不平而且不安。很重要的一点是,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 经历过战争,一个对于反思人性的丑恶地狱。像四十年代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人们处在在尼采的虚无主义中,荒谬地在没有答案的世界寻找生活中的答案。而现实主义的安布罗斯·比尔斯在这里更是凸显出了一个和现实的死亡相比,无助的浪漫是多么没有意义。与物质的世界相比,这又是多么幼稚。当本质仅仅处于物质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看似无用并且毫无意义。简而言之,由于不确定性和FOMO,我们担心死亡。当我们继续追求生活的意义时,我们试图在最后一刻抓住所有的幸福。但是,如果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死亡之前的奇妙心理是徒劳的。
真的那么悲观吗?我很喜欢庄周对于死亡的见解。死亡就好像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就好比一个少年要进去成人的时期一样。作为母亲的,想把孩子留在身边,但是更多的,她们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离开家庭。同样对于死亡,我们与其害怕,担忧,想把爱的人留下,为何不在活着的时候,在还处于这个时期的时候,更多地陪伴和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