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00.迟早有一天,你会像苏格拉底那样发问
01.哲学的“死狗”,会在特定的时刻死而复生哲学的问题
02.轴心时代,为什么唯独希腊发展出了哲学?|希腊精神
03.撇开神,用自然解释自然|泰勒斯的哲学
04.一是源头,二是不定,三是全体|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05.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06.克塞诺芬尼与巴门尼德|中心不变:静止比运动高贵
07.“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论证胜于事实|芝诺悖论
08.番外|逻各斯的话语与尺度:对变化的审查与分辨
09.番外|周濂:一部说纯正中国话的西方哲学史
10.人类堕落,是因为相信力重即正义|赫西俄德《神谱》与《劳作与时日》
11.命运即正义:发生的事,包括幸福,人都无法控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2.别再哭了,一切是神的安排|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13.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派的相对主义
14.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生
15.灵魂助产术:人应找寻自己的答案|苏格拉底与美诺的谈话
16.在众神隐退的时代,拥有改变的智慧、勇气和宁静|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错误
17.请不要因为我说实话而不高兴|苏格拉底关于无罪的申辩
18.“活得好”与“活得正当”是一回事|苏格拉底与克里同的谈话
19.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我们谁更幸福|苏格拉底论灵魂不朽
20.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不平等的人,同样也是不平等|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上)
21.如果好政体的堕落不可避免,那民主制是坏中最不坏的那个|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下)
22.天真的失去,是无法回归天堂的关键|柏拉图的哲学与人生
23.有话实说、欠债还钱为什么不一定正义?|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的谈话
24.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谈话
25.不正义的人生活地比正义的人更好?|正义与幸福(上)
26.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正义与幸福(下)
27.劳动分工原则: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城邦正义(序)
28.言论审查是否有益于维护正义?|城邦正义(上)
29.当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领导,我们就内心平和|城邦正义(中)
30.“灵魂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是否相悖?|城邦正义(下)
31.伟大的“失败之书”:见过太阳,也许还会再次堕入黑暗|评柏拉图《理想国》
3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
33.一块大理石是一座潜在的雕像|亚里士多德论运动和变化
34.让我们一起来“指控”姚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35.最真实的东西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36.幸福像花儿一样|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上)
37.我们反复做的事情成就了自己|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38.德性就是适得其中|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下)
39.“我们”如何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上)
40.脱离城邦者,非神即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41.以人民的名义还是以法律的名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下)
42.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伊壁鸠鲁学派
43.智慧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怀疑主义
44.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犬儒主义
45.用严冷的目光看到一个喜悦全无的世界|斯多亚学派
46.设计论证与打赌说|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47.宇宙论论证和本体论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明(下)
48.放弃理解的纵身一跃|理性与信仰之争
49.割掉共相与争论的奥康剃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辩
50.凡人歌和愚人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51.个人行走在信心的荒凉地带|宗教改革
52.为了“有所不疑”必先“有所怀疑”|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53.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54.上帝给了我眼睛看世界,我却用它来看自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
55.人心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吗?|洛克《人类理解论》(下)
56.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上)
57.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下)
58.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休谟哲学(上)
59.太阳照常升起?—休谟哲学(中)
60.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休谟哲学(下)
61.我们的责任不是创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康德的哲学与人生
62.我能知道什么?|康德为理性划界
63.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64.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
65.为信仰留下地盘|康德的理性观念
66.自律给我自由|康德的道德哲学(上)
67.经过裁剪的真话还是真话吗?—康德道德哲学(中)
68.好人一生平安?—康德道德哲学(下)
69.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的《利维坦》(上)
70.在全面恐惧和特定恐惧之间—霍布斯的《利维坦》(下)
71.国家为什么宁缺毋滥?|洛克的《政府论》(上)
72.人类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赚到的?|洛克的《政府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