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系列丛书,把庄子与禅宗一起讲,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交融在一起,互为映照,十分有趣。《庄子》共三十三篇,本丛书以篇为单位进行讲解。
作者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目录
第一册 禅说庄子:大宗师
第一讲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
第二讲真人的道气与功夫
第三讲吃喝拉撒睡皆是道
第四讲古之真人的“范儿”
第五讲善生善死与有情有信
第六讲入道与修道的次第
第七讲在天地大洪炉中了却生死
第八讲逍遥于造化之中
第二册 禅说庄子:则阳
第一讲 由凡入圣的几个层次
第二讲 归家之路与埚角之争
第三讲 市南宜僚避俗与柏矩哭丧
第四讲 天地自然运,圣人自然用
第五讲 积极投入,还是清静无为
第三册 禅说庄子:在有
第一讲 从容无为,万物炊累
第二讲 道人如何降服其心
第三讲 黄帝求道于广成子
第四讲 堕形体,吐聪明,忘物忘己
第五讲 让人道合于天道
第四册 《人间世》:乱世之中的生命哲学
第一讲 遭遇人世间的阴暗面
第二讲 从祭祀到心斋
第三讲 为人处世的大原则
第四讲 言行与美恶的法度
第五讲 螳臂当车与养老虎哲学
第六讲 不材之木是谓神木
第七讲 以无用而得大用
《养生主》:游刃有余的无上修为
第一讲 缘督以为经
第二讲 以无厚入有间
第三讲 安时而处顺
《应帝王》:寓言中的人间智慧
第一讲 逍逍游于无何有之乡
第二讲 无相可相的大道境界
第三讲 用心若境,不将不迎
第五册 禅说庄子:知北游
第一讲 智慧先生的问道之旅
第二讲 效法天地的无为境界
第三讲 大道体宽,无门无关
第四讲 超越生死的解脱自在
第五讲 敢问道在何方
第六讲 问答双泯,隐道乎昆仑
第七讲 空有双追而无为无不为
第八讲 造化一体,仁者爱人
第九讲 处物不伤,与大道同化
第六册 禅说庄子:秋水
第一讲 眼界取决于时空因缘
第二讲 道家的相对论思想
第三讲 庄子的不二法门
第四讲 以道的眼光观察世界
第五讲 在有为与无为之间
第六讲 道通天人之际
第七讲 圣人之厄与井底之蛙
第八讲 道人心思谁能知
第七册 禅说庄子:达生
第一讲 庄子的生命观
第二讲 至人的神全之道
第三讲 佝偻承蜩与舟人操舟
第四讲 修行以圆融中道为要
第五讲 齐桓公见鬼与纪子斗鸡
第六讲 孔子观水与梓庆削木
第七讲 春秋时的驾车高手与忘适之适
第八讲 让万法各安其位
第八册 禅说庄子:逍遥游、德充符
《逍遥游》:秉大道之德而逍遥
引子 三十三筒中的最高境界
第一讲 鲲鹏之变的精神内涵
第二讲 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
第三讲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第四讲 尧舜禅让天下的故事
第五讲 给中华民族一个更大的精神空间
《德充符》:德行充沛的人生境界
引言 德充于内而形于外
第一讲不言之教,化成天下
第二讲 从形骸之内到形骸之外
第三讲 叔山无趾见仲尼
第四讲 形全与德全
第五讲 有情无情,天与之形
第九册 禅说庄子:寓言、山木
《寓言》:庄子的自白
第一讲 庄子的语言三昧
第二讲人类思维的秘密
第三讲 孔子行年与曾子再仕
第四讲 道家修炼的功夫次第
第五讲 罔两问景与阳子居见老子
《山木》:自在无碍的生活艺术
第一讲 与时俱化的生存之道
第二讲 随缘任运的交往之道
第三讲 尽性知命的处世之道
第十册 禅说庄子:刻意、缮性
《刻意》:虚无恬惔,纯素之道
第一讲 庄子批判的几种人
第二讲 恬淡寂漠道人心
第三讲 循天之行,合天之德
第四讲 消融一切对立面
第五讲 养神与纯素之道
《缮性》:道家修行的“指月录”
第一讲 恬淡与智慧的关系
第二讲 人类为何越来越脆弱
第三讲 包含一切才是大圆满
第十一册 禅说庄子:骈拇、外物
第一部分《骈拇》:斩断精神上的第六指
引言:脚跟与立场
第一讲 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矛盾
第二讲 参透道家的不二法门
第三讲 自得与他得,自适与他适
第二部分《外物》:道家修行的大圆满程序
第一讲 庄周借米与鲋鱼求救
第二讲 任公子钓鲸与孔子受教
第三讲 宋元君杀龟与庄惠之辩
第四讲 道不欲壺,心与天游
第五讲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
第十二册 禅说庄子:天地、马蹄
《天地》:效法天地的秀美画卷
导读 畅言无为之旨
第一讲事心之大,犹如虚空
第二讲 旺德之人,抱朴守素
第三讲 忘己之人,合于天道
第四讲 得人之容,衣食无忧
第五讲 至德之世,无迹无传
第六讲圣治、德人与神人
第七讲 世俗人心与道的距离
《马蹄》:两千年前的人性解放宣言
第一讲 伯乐给马带来的麻烦
第二讲 庄子心中的“至德之世”
第十三册 禅说庄子:田子方、徐无鬼
《田子方》:至人之德,不修而全
第一讲 全德之人,超越仁义
第二讲 游心于物之初
第三讲 庙堂气、英雄气、山林气
《徐无鬼》:道人的志趣与功夫
第一讲 心中无鬼天地宽
第二讲 黄帝养生与庄墨之辩
第三讲 无为而治与道德合一
第四讲 圣人之福与小人之福
第五讲打开“知”与“不知”的门闩
第十四册 禅说庄子:天道、天运
《天道》:天道自然的精美蓝图
第一讲天地之本,道德之至
第二讲 大道之序,体大而周
第三讲 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天运》:触摸大道运行的机关
导读 天运就是大道的运行
第一讲 道家教化遵循的次第
第二讲 不受于外,无主于中
第三讲 孔子与老子的公案表演
第十五册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庚桑楚》:平气顺心的养生秘法
第一讲 道家的根本立场
第二讲 卫生之经,能抱一乎
第三讲天光、灵台、宇宙、天门
第四讲 超越是非,自我解脱
《至乐》:让身心长治久安的无为法门
导读:内丹大师对此篇的独到看法
第一讲 至乐无乐,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讲 庄子对生死的系列高论